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计划

玉林市城市管理监督局2023年工作计划

2023-03-28 15:55     来源:玉林市城市管理监督局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2023年,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五个更大”重要要求的关键时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2023年全市城市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围绕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主线,以习近平总书记对城市管理、城市治理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以勇当玉林高质量发展排头兵,建设宜居宜业宜商公园城市和“城市美”,服务“五个基本形成”“五个显著提高”,服务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食品安全示范市等为目标,以提升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抓手,以点带面开启城市管理现代化新征程。具体工作计划是:围绕“四个环境”,保持“五种常态”,实现“五个强化”,力争“二大突破”。

(一)围绕“四个环境”一是营造干净整洁的城区环境,使城区环境卫生尽快实现大提升。二是营造和谐有序的城区环境,对各种城市乱象进行全面和常态化综合整治、规范。三是营造设施完善的城区环境,通过实施系列项目建设,提升、完善城市配套服务功能。四是营造高效安全的服务、监督、执法环境,把企业和群众的痛点、堵点、难点作为改进服务的重点。以“四个环境”为目标,促进市容环境再好转,市民群众满意度再提升,增强城市吸引力和辐射带动功能。

(二)坚持“五种常态”。在巩固规范整治成果的基础上实施常态化管理。

1.违法建设处置常态化。结合背街小巷、口袋公园建设、重点项目和民生用地保障攻坚等重点工作,清理违法建设乱象,加强检查督导和日常考核,积极推进规划执法案件查办,对群众反映集中、社会影响较大的违建案件,以及物业服务企业未认真履行违建防控工作职责等典型案件进行重点查处报道,会同有关部门遏新增,消存量,确保违建治理始终处于高压态势。继续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个人住房历史遗留问题处置工作。

2.学校周边环境管理常态化。持续加强对城区各学校周边市容环境的整治,清理学校周边乱象,落实好长效管理机制。

3.建筑工地和建筑垃圾运输管理常态化。持续清理工地乱象,规范施工工地围档,遏制工地违法建设行为。加大联合整治力度,配合住建部门督促检查施工工地扬尘治理、安全生产等工作。持续推进玉林城区违规运输建筑垃圾联合执法常态化制度化,加强建筑垃圾统一运送到临时消纳场处置的监督执法,持续清理建筑垃圾乱象,杜绝建筑垃圾乱丢乱倒;探索推进西岸建筑垃圾临时消纳场设置,推动玉林城区建筑垃圾处置向规范消纳、深化试点发展,在源头排放、道路运输、末端消纳形成全链条闭环管理,带动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工作大提升。深化推进玉林城区建筑垃圾密闭化运输和公司化运营,利用好核准、监督、执法组合拳,吸引新企业进入,推动新型环保密闭化运输车在城区全面铺开,实现淘汰老旧运力和补齐环保运力的平稳过渡。

4.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管理常态化。清扫保洁提档升级,以更高眼界、更高标准、更大力度实现质量提升和新飞跃。推进道路深度保洁,根据道路等级、季节变化,不断优化分级道路洒水、机扫等机械化作业频次。城管部门和城区细化作业标准,强化环卫一体化服务监督考核,督促服务企业加强动态管理、信息化管理,使保洁模式更加科学、实际、有效,提升精细化作业水平。深入抓好城区生活垃圾定时定点分类投放管理。深化生活垃圾分类,统筹抓好垃圾分类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公共机构垃圾分类、宣传普及等工作,抓好生活垃圾分类深化辐射推广工作,辐射推动各城区的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配套完善前端分类设施设备如垃圾分类桶(亭)等;推动城中村垃圾分类工作;建设垃圾分类宣传示范教育基地;完善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健全可回收物体系、有害垃圾规范处理体系建设。统筹推进环卫设施深化建设,围绕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积极推进大件垃圾处理、粪便处理中心国有资产盘活及提标改造运营等项目,争取2023年完成前期工作。将建筑垃圾资源化项目纳入“十四五”规划并抓好前期工作,坚持以“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特许经营、循环利用”为原则,建立符合玉林实情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市场机制。加快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厂的改造提升,维护更新垃圾填埋场有关设施。对16座公厕进行升级改造。谋划重新制定垃圾处理费征收标准。

5.市政设施维护管理常态化。推动玉林市市政工程项目竣工移交接管管理办法尽快出台。严格按制度常态开展对市政道路、排水、桥(涵)、公交亭、路牌、路灯等市政设施的巡查、管养,确保城区“路平、水畅、桥稳、灯明、公交候车亭亮洁”。规范占道、挖掘审批项目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管,加强防洪排涝、安全生产的应急管理,提高巡查频率,发现问题马上快速反应予以处理或督促有关责任单位迅速整改。加快开展一批道路、排水、照明等市政专项维修工程。继续开展玉林城区窨井盖安全治理专项行动,逐步推进窨井盖问题整改,建立健全窨井盖档案。编制市区道路管养基础信息一览表,明确道路权属边界,包括市区两级、交通运输部门道路管养、绿化管养界线。

(三)实现“五个强化”

1.强化车辆停放管理。参考区内外共享单车规范管理成功案例,结合玉林实际,会同有关部门、单位进一步完善方案,推进城区共享单车规范化运营管理,同时加强日常监管和联合执法,尽快消除城市车辆停放乱象。

2.强化早夜市划设管理。结合“地摊经济”“夜间经济”建设,认真做好相关的管理、服务工作,会同城区统筹规划城区各类临时市场、夜市摊点群,规范沿江路、解放路等夜市街、夜市商圈,推动街容市貌和城市形象提升。

3.强化路牌和果皮箱设置管理。及时更换破损、模糊不清的路牌。会同有关部门、单位加大城区主次干道路牌、果皮箱的设置力度,查缺补漏,增加配备数量,逐步设置完善。

4.强化户外广告店招管理。编制玉林市城区户外广告专项规划(2022-2030年),规范管理、分类处理户外广告。规范小广告治理,推进小广告源头治理,探索城市“牛皮癣”数字化管理,加强执法监督,消除小广告乱张贴乱涂写现象。在临时占道促销、设置店面招牌等方面坚持提升便民利企与弘扬特色相结合,深化行政审批服务效能“微改革”。

5.强化流动摊点管理。清理占道经营乱象,加强玉林城区马路市场、临时市场、重点路段、公共场所的占道经营、跨门槛经营的常态化监管,加大清理规范力度。清理露天烧烤乱象,加强夜间露天烧烤专项整治,集中对辖区内清宁路、人民路、新民路、民主南路、金玉路、一环东路、二环北路等夜市露天烧烤和占道经营等进行清理整治,不断优化夜间市容秩序。清理市场周边乱象,重点加强农贸市场周边市容环境和秩序的清理整治。

(四)力争“二大突破”

1.力争城管体制改革落地。继续推动城管体制改革,推动执法管理重心下移,就采用市级城管执法权下移模式还是派驻模式进行改革的问题向市委、市政府请示汇报,以便明确下一步城市管理体制改革采用哪种方式,明确方向后,加快推进改革工作落地。继续推动城市管理市场化,进一步完善《玉林市城区市政和照明设施养护市场化运作方案》,探索推进市政和照明设施养护市场化,推动市政事业向“作业专业化、经营企业化、服务社会化、管理规范化”和“事企分开、管办分离”的方向发展,年内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2.力争数字城管建成投入运行。统筹推进城管数字化智能化建设,协调大数据、财政、司法部门,力争落实项目经费,打通数字化城市管理“最后一公里”,建设完善市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用好平台,提高效率,并探索推动市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推动全市域城管平台共建、日常数据共享,协调督促指导各县(市)推进平台建设,力争实现城管“一网统管”。完善市政设施智能化管理系统APP,利用大数据技术、网络技术等科技手段,通过信息化、智能化的管理手段,数字化管理市政设施,提高设施管养效率和管理水平。

全局上下要在集中力量落实上述具体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我市中心工作和城市管理重点、难点工作,全力以赴推进其他方面工作。做好党建工作,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各类宣讲、培训、学习活动和文体娱乐活动;加强党员轮训,提高素质和履职能力;做好对全局各党组织的指导,开展每月一提醒、每半年一次督查检查;做好换届选举、以案促改、清廉城管等工作;进一步规范意识形态工作,落实“月分析、季研判”要求。积极推进国有资产清查核资,每半年检查财务工作;修订完善一批局内部管理制度,以制度管人管事,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进一步规范执法管理,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继续深化执法队伍标准化建设,做好支队办公场所搬迁工作。同时,统筹推进市政设施配套建设,加快完成续建项目玉博大道(玉兴大道至南流江段)维修改造工程、玉林城区交通拥堵点改造项目,争取尽快交付使用,并做好其他公园城市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统筹推进城市照明改造提升建设,逐步推进照明设施节能改造、危杆改造、重点景观亮化提升项目,美化亮化城市夜景。


关联文件: